编辑 | 言征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
49亿美元 !掷亿最大造商姿丰
AMD以“接近5个独角兽”的美元代价 ,下狠手买买买,收购O苏收购了最大的服务服务器制造商ZT。
1.ZT,器制缺人何许人也
ZT这个名字或许你不熟悉,原因但如果你知道他的竟太客户和业务后,一定会大吃一惊 。打法
据了解,跟英果ZT Systems 公司成立已有三十年之久 ,伟达专注于为最大的不样 AI超大规模企业构建定制计算基础设施 ,不用猜,掷亿最大造商姿丰微软、模板下载美元Meta、收购O苏亚马逊肯定在这些“AI 超大规模企业”之列。服务
ZT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出了名的老牌数据中心西考卡斯 。早在1994年 ,ZT Systems 赶上了当时的HFT热潮,制造个人电脑和 SMB 服务器,业务相当不错。
2004年开始,该公司收缩范围 ,重新专注于金融服务公司供 HFT 和其他金融科技客户所需的高性能服务器。
2010 年,ZT Systems 开始提供机架式基础设施 ,并于 2013 年获得了首批超大规模和云构建商客户。建站模板
如今,ZT Systems 已经成为在多个地区都设有制造工厂的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厂商,每年出货数十万台服务器,创造了高达 100 亿美元的收入,当然这里面自然也包括GPU服务器 。
不过,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虽然Zt的客户当中,数量上绝大多是金融科技客户,亿华云并且仍在买单 ,但Zt的绝大部分收入(除了可能1% 之外的所有收入)都来自 ZT Systems 多年来建立的大约十几个超大规模和云构建商的关系。
2.AMD如此阔绰,看上对方什么了 ?
你可能想不到,AMD收购Zt ,很大部分原因并不是其强大的服务器设备的收入。那么AMD到底怎么想的 ?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对此次收购给出了答案:
“此次收购服务于AMD的长期的源码下载AI战略 ,目标是打造AMD领先的AI训练和推理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在云计算和企业客户中快速大规模部署 。ZT增加了世界一流的系统设计和机架级解决方案专业技术,这将大大加强我们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系统和客户支持能力。”
当然比较官方的回答,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出AMD对于超大AI客户的兴趣 ,尤其在快速大规模部署AI能力方案方面 ,Zt有着自己独特的服务器租用优势。
但从公司运作层面上 ,苏姿丰给出了很直白的解释 :Zt有很多硅片和系统设计人才 !
“这次收购将为AMD带来一千名设计工程师,加强公司在硅片和系统方面的并行开发能力,并快速在数据中心部署最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这从收购后的人事安排也可以探得一二。收购完成后 ,ZT Systems将并入AMD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事业部,ZT Systems的现任首席执行官Frank Zhang将领导制造业务,源码库而现总裁Doug Huang则将领导设计和客户赋能团队。
可以看出,答案呼之欲出,与其说AMD想收购这家公司的业务,倒不如说AMD看看重ZT的工程设计人才 !
3.AMD用收购解决人才荒!
AMD 要做的是提高其系统架构和工程水平 。然而AMD目前的“并行开发能力”远远不够 。据AMD执行副总裁 Norrod 透露 ,AMD 大约有 500 名系统工程师 ,而ZT Systems 有 1,100 名工程师从事这项工作。
鉴于 AMD 接下来的宏达计划——不仅要按照一种标准构建系统 ,还要按照多种标准构建系统,因此它需要更多人来帮助设计和构建未来的 GPU 加速系统(Instinct系列AI数据中心芯片的采用 ,这些芯片将与NVIDIA的GPU展开竞争),以便对其进行测试(但不是生产制造) ,这对它来说是一个挑战。
目前尚不清楚 AMD 在剥离 ZT Systems 制造业务后会得到什么 ,但要聚集招聘 1,100 名拥有丰富实际经验的系统工程师不仅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 ,似乎也只有直接收购 ZT Systems 这样的精品高性能系统制造商外,能做到这一点 。
“这比收购 Supermicro 更便宜……而且系统工程师的水平可能也是相同的。”
下面是Norrod对外媒采访时的解释:
“我们一直在关注路线图,了解将竞争力和领先性能及效率融入系统的复杂性 。对于人工智能系统,业内所有人都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这将给在如此功率水平、信号速率以及如此复杂的水平下设计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要让它们保持运行和可管理,将会非常困难。”
“有一整套问题亟待解决 ,而满足这些要求的需求又会追溯到硅开发流程的早期阶段。我们对其中一些问题很熟悉,因为在制造超级计算机时就会遇到这些问题 。但是,当你观察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时,就会发现复杂性飙升得如此之快,因此,从硅定义流程的一开始 ,我们就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世界级系统设计工程师来帮助我们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需要大幅提升我们的实力。”
“更为复杂的是,在我们提升实力的同时 ,我们希望坚持AMD在开放生态系统和客户选择方面的传统,而不是以专有的方式锁定一切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人 。因为如果你试图打造一个专有系统,并让全世界每个人都使用它 ,只要他们保持原样 ,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它,那么你需要一定数量的员工。但如果你想开发开放生态系统并支持选择和变化,那就会更加复杂,因为这需要更多的系统工程师来维持上市时间并保持高质量。”
AMD的长期AI路线图描述了在AI时代对抗英伟达的决心,但这实际上是关于上市时间 、系统设计和工程实力的问题。
有媒体解释了AMD此举的动向:AMD在整合优秀CPU,乃至现在的GPU方面做得很好 ,但它还需要整合网络堆栈和系统主板,并将它们全部纳入经过大规模测试和验证的机架式和集群式系统设计中 。这就是英伟达推出DGX系列的原因,AMD也同意它需要做这件事 ,但它不会为客户构建系统,也不会成为高性能计算(HPC)或人工智能(AI)集群的总承包商 。
4.收购后,ZT人员去向
虽然ZT Systems 首席执行官Frank Zhang 将继续经营制造业务,并在 AMD 完成收购后履行公司对现有客户的承诺,但与此同时,Zhang 也表达了自己制造业务极有可能会有新的买家,他接下来会寻找公司来购买拥有约 1,500 名员工的制造业务 ,“因为 AMD 对从事服务器制造和服务器销售业务不感兴趣 ,因此不想与其客户竞争。”
不得不说 ,AMD这个打法跟英伟达有点不同 。
而ZT的另一位大佬 ,Doug Huang,他曾在戴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门担任工程总监 ,2013年1月,当他转向机架式系统时,被聘请为ZT Systems平台工程副总裁 。黄先生一路晋升 ,成为ZT Systems工程和全球制造部门负责人 ,并于2023年1月被任命为公司总裁。Huang将继续留在AMD,领导约1600名系统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团队。
据悉 ,此次收购ZT ,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AMD将以现金和股票的形式支付49亿美元,其中还包括最高可达4亿美元的有条件支付部分。但ZT员工的去向也成为了AMD接下来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