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物联网 >微软“清理门户”,禁止杀毒软件访问Windows内核 正文

微软“清理门户”,禁止杀毒软件访问Windows内核

来源:开发者社区   作者:系统运维   时间:2025-11-26 21:43:06

在网络安全领域 ,清理门户操作系统安全性一直是微软用户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据Cybernews报道,禁止2025年 ,杀毒微软将大幅度提升Windows系统的软件安全性,此举将对杀毒软件开发商以及广大Windows用户产生重大影响 。访问

微软破天荒的清理门户安全“大跃进”,根本原因是微软今年夏天CrowdStrike导致的全球IT系统瘫痪事件 。该事件造成的禁止恶劣影响迫使微软痛下决心,宣布对Windows的亿华云杀毒安全性和弹性进行重大改进,重点措施如下:

一 、软件远程修复功能,访问快速恢复崩溃机器

7月的清理门户蓝屏事件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IT管理员无法远程修复陷入启动循环的电脑。微软决定到2025年初 ,微软为Windows Insider社区提供新开发的禁止远程快速恢复工具的测试版本 ,允许在电脑无法启动时执行针对性的Windows更新修复,而无需物理接触电脑。

微软企业及操作系统安全副总裁David Weston承诺,源码下载这种远程恢复将比过去更快地解决员工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 、内核“清理门户” ,包括杀毒软件

微软正在推动多项安全变革中  ,最令人瞩目的是将应用程序和用户从管理员权限中移除。微软认为  ,过度授权的用户和应用程序是其长期面临的安全挑战。Windows新推出的管理员保护解决方案目前已在预览版中 ,其中标准用户权限为默认设置,源码库当用户需要进行系统更改(如应用程序安装)时 ,将通过Windows Hello安全登录系统提示用户授权更改。通过创建一个临时的隔离管理员令牌来完成任务 ,一旦任务完成,该令牌将立即被销毁 ,确保管理员权限不会持续存在。这样的管理员保护有助于确保用户(而非恶意软件)控制系统资源。任何潜在攻击者都将受到干扰,因为他们将不再能够自动、直接访问内核或其他关键系统资源 ,除非有特定授权 。

微软还表示,即便是网络安全产品(例如杀毒软件和端点安全方案)也应该远离内核。建站模板微软透露正在开发新的Windows功能,方便网络安全开发者开发不依赖内核模式的产品。这意味着今后杀毒软件将失去特权,只能与其他客户端应用一样运行在用户模式下 。

据悉,到2025年7月,微软将为新的网络安全产品生态系统提供开发预览版本 ,希望能在提高Windows安全级别的同时 ,减少崩溃和错误对Windows的影响。

三 、安全产品补丁需分步发布

微软将要求合作伙伴分步发布安全产品补丁更新,香港云服务器采用循环部署并加强监控,确保更新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

四、关注可信应用和驱动程序

微软建议企业使用Smart App Control策略来消除恶意附件和社交工程恶意软件攻击 。IT管理员只需在应用控制向导中选择“签名和信誉良好的策略”模板 ,即可启用数百万经过验证的应用程序 ,无论部署位置在哪。此外,IT管理员可以通过策略更改或通过Microsoft Intune管理的应用部署轻松添加业务线应用程序 。

新的,更安全的高防服务器Windows打印系统无需额外的第三方驱动程序即可工作 。

五、“革命性的”热补丁功能

Windows预览版还包含了一个“革命性的”热补丁功能,企业不需要重启系统即可应用关键安全更新(相比之下,Linux系统的实时补丁功能已经推出超过十年) 。

微软透露,“Windows中的热补丁功能将首先在Windows 11 Enterprise 24H2和Windows 365中引入,可将部署关键安全更新的时间缩短高达60%。微软还认为 ,新功能将把每年所需的系统重启次数从12次减少到仅4次。

六 、其他隐私和安全增强功能

微软还计划在Ignite 2024上发布许多其他安全功能 ,例如采用更安全的编程语言 ,逐步将功能从C++实现转移到Rust 。为了保护凭据 ,内置的多因素身份验证解决方案Windows Hello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并扩展以支持密码密钥 。用户不再需要在简单登录和安全登录之间做出选择 。Windows Hello也被用来保护Recall和个人数据加密。

微软还提供了更多的加密选项 ,例如为已知文件夹提供个人数据加密。启用后,设备管理员在通过Windows Hello认证之前将无法查看文件内容。

此外,IT管理员可以使用2024年5月推出的零信任DNS解决方案,限制对未批准域的访问,并使用IP地址阻止出站流量。该功能默认阻止所有出站流量 ,除了基本服务。

最后,管理员们最熟悉不过的Config功能也得到了增强,管理员现在可以自动修复被其他用户或应用程序意外更改的设置 。

标签:

责任编辑:网络安全